电商扶贫包括农村电子商务扶贫与农村互联网金融扶贫,即将互联网时代日益主流化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改进扶贫开发绩效的理念与实践。救济式扶贫是“授人以鱼”,传统开发式扶贫是“授人以渔”,电商扶贫则是“营造渔场”。电商扶贫最大的不同在于赋予农民前所未有的对接市场的能力,其本质是通过对接广域市场来克服本地市场的制约,它为推动扶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广阔平台。
一、研究成果的推出是凉山大力实施电商扶贫的理论依据
尽管电商扶贫是新生事物,近年来,国家商务部研究院信用与电子商务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等机构,从不同角度对电商扶贫做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为凉山推动电商扶贫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是电子商务不仅能够提高贫困地区商品流通效率,还能优化农业产业链。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13)的研究得出结论,“线下商业基础设施发展越是滞后的欠发达地区,电子商务激发新市场需求的作用越突出”,贫困地区发展电子商务能够大幅提升商品流通效率。李国英(2015)认为通过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农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成为产业链的核心,融通整个产业链的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形成新的产业生态圈。
二是电子商务具有赋能效果,能拓宽贫困人群的脱贫致富渠道。洪勇(2016)认为电子商务能扩大农村创业与就业机会、推动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是精准扶贫的有效方法。汪向东和王昕天(2015)认为电商扶贫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到户:贫困户直接以电子商务交易实现增收;二是参与产业链:贫困户参与面向电子商务的产业链,实现完全或不完全就业;三是分享溢出效应:电子商务在地域内形成良性的市场生态,贫困户从中分享发展成果。
三是电子商务能打通资金进入农业的新渠道,解决农村金融排斥问题。马九杰和吴本健(2014)认为,发展无分支网点银行业务可以解决农村的金融排斥问题,即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克服金融服务的空间障碍。朱迎等人(2014)认为网络银行、移动支付等服务有助于提高农户基本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P2P贷款、众筹融资等互联网信贷服务提高农户融资可获得性。另外,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完善金融产品信息网络、农户征信系统等农村金融基础设施。
四是电子商务能大力提升减贫效果。阿里研究院发布的《电商消贫报告(2015)》显示,2014年阿里平台帮助贫困地区节支近200亿元,帮助贫困地区增收近120亿元,帮助贫困县约2万名经营者提供贷款30亿元。2015年,电子商务被纳入扶贫开发体系,电商扶贫成为国家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甘肃省陇南市,是国家首批电商扶贫试点市,电商扶贫成为该市扶贫新利器。全市开办网店8674家,其中450个贫困村开办网店735家,带动贫困户96897人,64万贫困人口因电商人均增收430元。
二、基本问题的凸显是凉山大力实施电商扶贫的必然要求
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真正贫困是创造财富能力和机会的贫困,比如:信息不对称、产业不完善、资金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凉山大力推动电商扶贫。
一是降低贫困地区商品进出农村成本需要推动电商扶贫。贫困地区的工业品分销体系和农产品销售体系不健全,导致商品进出农村的成本奇高,电子商务能够降低商品的流通成本,提升特色农产品的溢价能力。贫困地区农业具有产业链落后、信息严重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等特点,被互联网改造的空间巨大。
二是实现贫困地区与广域市场的连接需要推动电商扶贫。贫困地区不能融入社会化分工体系,与广域市场处于隔绝半隔绝状态,是致贫的重要原因。互联网对贫困农村具有赋能效果,电子商务高效将贫困地区的优质资源与外部市场对接,提升贫困人口创造财富的能力。
三是解决贫困地区金融排斥问题需要推动电商扶贫。因为农村金融机构面向分散、弱小的主体提供服务,较高的交易成本抑制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积极性,进而产生农村的金融排斥效应。农村互联网金融一方面解决了金融服务的空间障碍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金融长尾市场的交易成本高问题,其在农村的发展潜力巨大。
三、现实条件的支撑是凉山实施电商扶贫的的重要基础
凉山立足自身区位特征、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条件、商业环境等方面的特征和优势,将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加以推动,为扶贫攻坚工作拓展了领域、打造了平台。
一是先进经验是凉山实施电商扶贫的有力借鉴。不同地区的电商扶贫战略定位和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全国没有同一的电商扶贫模式。从电商战略定位看,浙江遂昌和甘肃陇南是典型的“本地特色农林产品+电子商务”模式,通过电子商务拉动本地农业发展;江苏徐州市沙集镇以“加工厂+农民网商”模式走出“无中生有”之路,电子商务催生了家具产业链,带动盐碱地贫困农民就地脱贫致富;“中国羊绒之都”河北清河则走了“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的模式,依托其雄厚的羊绒产业基础,实现线上线下两个市场互补发展;陕西武功则通过“集散地+电子商务”实现了“买西北,卖全国”,充分利用当地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的优势,成为网上“西货东进集散地”。从发展模式看,遂昌以“遂昌网商协会”为核心,甘肃陇南和河北清河则由政府主导,沙集镇由草根电商带动,陕西武功则通过电商产业园吸引40多家外地知名电商企业入驻发展。这些经验都可以为凉山电商扶贫的有效推动提供有力的借鉴。
二是现有平台是凉山实施电商扶贫的有力支撑。近年来,电子商务保持高速增长,交易额从2012年的3000多万元跨越性增长到2015年的38.69亿元。目前,已建成大凉山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淘宝—特色中国凉山馆、川渝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感知集团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四大电商平台。布拖县已成功申报为国家电商扶贫试点县,盐源县已成功申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西昌、会理、德昌、冕宁、雷波五县市启动实施州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试点工作。凉山已将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措施,“十三五”期间,将倾力构建电商扶贫体系,推动电商扶贫深度融入产业扶贫,力争到2020年带动10万建卡贫困户精准脱贫。
三是评估效益是凉山实施电商扶贫的重大动力。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2015年,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对大小凉山彝区致贫原因进行摸底,发现缺资金和缺技术是最主要致贫原因,分别占到52%和14%。缺资金、缺技术是表象,根本原因是凉山地区贫困人口融入现代市场体系的能力和机会的缺失。电商扶贫能够提高贫困地区“工业品进村,农产品出村”效率。凉山州的农村电商、农资电商、农产品电商应该同步推进,依靠农村电商提升农民生活质量,依靠农资电商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依靠农产品电商增加农民收入。电商扶贫能够推动贫困地区产业的提质升级。通过电子商务打破凉山州与大城市的时空阻隔,融通城市与贫困农村之间的货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形成全新产业生态圈。电商扶贫能够拓宽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渠道。通过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引入电子商务企业、培育本土电商企业、培养本土电商人才等手段,为贫困地区创造就业,使得贫困人口分享电商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