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始终是群众所盼、国家所需,更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伟大胜利的坚强保障。历史实践证明,当我们党确立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发展战略之后,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就是最终实现伟大目标的决定性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好干部”的标准问题,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要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再一次对今后干部成长和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核心
全体党员干部务必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牢记入党时的庄严宣誓: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对党忠诚”是永远的核心,是第一位的要求,必须做到对党绝对的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绝对忠诚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只有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才能够完全领会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够真正成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践行者;只有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才能不为任何风险所动,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才能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勇往直前;只有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才会拥有坚定的信念,才会有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的行动自觉。中国共产党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在经历了曲折反复的实践之后,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坚定了中国自己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更是永远对党忠诚,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党员干部强化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需要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和领会,精准把握,真心接受,同时,也需要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忠诚”这一传颂千年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赋予“忠诚”更多时代的、新的内涵。
二、“个人干净”是党员干部的作风修炼底线
在人类社会中,底线就是一切规则的基础,没有底线就没有伦理道德,底线既是防线更是高压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会议上强调“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是守住底线”。清正廉洁、个人干净就是党员干部作风修炼,为人、为政的底线。相对一般群众,党员干部面临的考验和诱惑更多,需要更加坚定的人生观才可能经得住考验,耐得住寂寞。要不断加强思想学习,真正筑牢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根基;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切实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要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和引领者。
同时,党员干部务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把全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心中始终保持对党纪国法、对权力、对责任的敬畏。时时刻刻做“明白人”,给手中的权力涂上“防腐剂”。要始终坚持“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的正确权力观,筑牢廉洁从政的思想屏障,自觉接受组织、群众、舆论的监督。
三、“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的谋事创业之基
衡量一个党员干部是否优秀、是否称职,简单来讲,就看他对待工作是不是尽职尽责,遇到困难是不是敢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敢于担当,就是党员干部时刻牢记自己既是领导者也是服务者,归根结底是“人民公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个标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表率示范作用是全面的,不是片面的,是时时刻刻的,不是有选择性的。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工作的岗位没有贵贱之分,但是对于工作的态度却有高低之别。越是关键时刻,越能考验干部,越需要党员干部摒弃私心杂念,拿出“亮剑精神”。在面对困难与危险时,党员干部要带头冲锋,在面对生死考验时,不怕牺牲。当然,不怕牺牲并不意味着一味蛮干,党员干部既需要有巨大的勇气面对考验,更需要有高超的智慧解决困难。敢于担当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是一种高尚的人格魅力,更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谋事创业之基。
忠诚、干净、担当,是新常态下党中央对全体党员干部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奋斗目标,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争做优秀的共产党人,爱岗敬业、扎实工作,为凉山转型发展、跨越提升,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