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顶部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党校论坛 >

程力岩: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16-03-22 09:3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结伴而行、素朴相认,但是传统的“人类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斩断了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人为自然立法取代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使人不断面临自然环境带给人类的生存危机的挑战。

随着西方社会中生态运动的蓬勃兴起,“生态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发展。它的思想理念尽管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理论局限性,但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同当代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要真正地解决人与自然的异化问题,就要彻底地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可以说,生态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价值目标,内在地切合了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面对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世界观这一思想武器。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根基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从“自然社会”的整体性关联中探讨生态问题,将自然观、历史观以及人学三者有机联系于一体,实现了生态文明思想的质的飞跃。

第一,马克思提出了“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学会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二,马克思强调了自然是联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人通过实践不断地使自然打上人的烙印,在对自然的能动性改造中人与人之间结成了相互关系。因此,人与人的关系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借助于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实践活动不是某种生物机能,它具有社会性,这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第三,马克思明确了自然界的社会历史性以及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基础,人与社会的关系制约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意识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引领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对于生态问题的解决不仅仅要有物质生产方式的客观历史尺度,还应有人的生态意识理念的主观尺度。因此他们主张树立三种生态意识:

一是树立生态危机意识。恩格斯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恩格斯通过此案例,描绘了一起因人类缺少生态危机意识,无序开发自然而引发的生态灾难,借此来警醒人们要往长远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严格恪守环境发展底线,提醒自己免受大自然的惩罚。

二是树立生态生存意识。所谓生态生存意识是指人类要意识到生态对于人类生存的决定性作用,它要求人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于和谐友好的关系中。工业文明时代,由于人类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过去敬畏自然的态度开始转向了支配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被打破,人的生存遭遇到了生态危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出,无论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何种程度,人作为生命个体都不可能脱离自然而存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自始至终都需要自然的哺育和馈赠。这就要求人们对待自然应当精心呵护、友好关爱,从而改变人与自然之间“主客二分”的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崭新理念。

三是树立生态责任意识。面对生态问题,人类要意识到自己不仅拥有利用自然的权利,还有保护环境的义务。马克思以土地关系为例,指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以至一切同时存在的社会加在一起,都不是土地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利用者,并且他们必须像好家长那样,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马克思阐述的例子鲜明的指出,人不是自然的所有者,只是临时托管人,任何人不得以一己之私或一时之欲违背自己应当承担的生态责任。这就需要通过明确和量化公众参与的相关权利来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需要通过利益激励和责任激励相结合来增强公众参与的主动性。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重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

从早期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时期的资本主义,生态问题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日益凸显。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问题的微观考察,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重构生态社会的经济生活方式、政治制度设计以及文明建设实践。

一是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模式,走生态发展的道路。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内涵的挖掘和深化。马克思强调人类必须自觉地、合理地调节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的实质,就是强调人类必须善待自然,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以保持自然界对人类的生态环境价值。确立生态效益的价值取向,实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生态发展模式的转变,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者统一。

二是发展循环经济,进行集约生产。马克思指出:“产品的废料,例如飞花等等,可当作肥料归还给土地,或者可当作原料用于其他生产部门;例如破碎麻布可用来造纸”。由此可见,马克思非常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对废弃物的加工处理,将其循环使用,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有助于节约自然资源,削减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过去往往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资源投入进行粗放生产,导致高消耗、低效益、高污染,随着社会的发展,集约生产已成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手段。它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提高劳动资料的效能,充分展现生产实践的超高技能,对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三是变革政治制度设计,加强生态法制建设。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生态的破坏是一种体制问题,因此要废除资本主义制度,重新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即共产主义社会。在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先进的生产关系的支撑下,不仅人类自身得到彻底解放,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充分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讲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在政治制度变革的背景下,通过建立完善生态安全规划制度和国家生态安全网络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生态安全交流与合作,签署生态安全的国际条约和国际协定等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不可或缺。

四是结合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在守护生命价值的同时提升其内涵。对于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马克思主义者越来越认识到文化根源的突出重要性。我国学者倪瑞华指出:“生态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创建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和资金问题,而是世界观和价值观问题,因为,每种社会类型和文明形态都有相应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换句话说,如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缺少对于生命的一种守护和关怀,我们不仅不能善待自然,也绝无可能善待自己。所以,要想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迈出实质性步伐,不但要同与资本有关的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更要懂得吸取本民族自有的优秀文化资源,在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守护方面比西方更胜一筹。

注重用马克思理论中蕴含的生态学的观点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态问题与发展问题,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社会与自然三者的关系,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收藏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