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顶部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党校论坛 >

陈星仪:坚持协调发展 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发布时间:2015-12-24 16:14 来源:未知 作者:陈星仪 点击数:

  

从发展战略的角度看,中国经济实现连续30多年高增长的奇迹,主要得益于改革之初所采用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但从长远看,“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动的增长必然会带来“非均衡性”问题,也就是今天的“不协调性”。

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在保持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不协调”的问题。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事实上,协调发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

一、坚持协调发展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是劳动地域分工深化的产物,是区域在经济上彼此互相依赖日益加深的具体表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十三五”时期要高度关注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协调,因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只有采取互补协调发展的战略,才能协调好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加快市场取向改革。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更好辐射带动其他地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十三五”时期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交通一体化,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高起点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和分工协作。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二)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关系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焦点。发展中国家一般都是以存在广大的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作为发展起点,其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城镇化。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关键是协调好城乡关系。党的十六大就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要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决定》更是强调,“十三五”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中国正处在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要把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通盘考虑,综合起来统一想办法解决。要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城镇的发展不仅是物质财富富足的标志,而且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刻本质就是广大农民向城市市民的转变,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绝不只是简单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居,而是几亿人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种根本性的社会转型,将使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并对21世纪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三)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指经济的发展必须与文化发展以及人的发展最佳配合,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

(四)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要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要在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军事需求主导作用,更好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可以说,这个梦想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到2020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二、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4个方面展开。”要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

(一)拓展区域发展空间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拓展区域发展空间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形成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重点地区一体发展,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

(二)开辟农村发展空间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支持的重点。要把节水灌溉、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村沼气、通信通电、医疗卫生设施、中小学校舍及教学设备、农民培训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作为投资重点。要通过增加投入与改革并举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加大政府对农村卫生的投入,把增加公共卫生资源和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到农村,引导农村建立医疗保障;加快构建最基本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以家庭保障为主,与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障。要下更大的决心、拿出更多的投入、进行更大的努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出更大步伐,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三)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是精神财富,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文化不仅在精神领域具有价值,而且也体现出巨大的经济价值。发展具有中国特色文化产业不仅要把文化产品视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而且要对文化产业的潜力予以充分的关注与发掘。文化消费人人需要,天天需要,不断更新,永无止境。比如说人们对书报、音像、影视、艺术产品的需要,对娱乐服务、旅游服务、信息与网络服务的需求等,即使是物质上的衣食住行需要也文化化,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品牌、流行和时尚。文化就是经济,文化就是市场。我们不仅要使人们感觉到文化产品的独特魅力,而且要关注和发掘文化消费的巨大潜力和巨大市场。

(四)加快军队建设现代化

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军队要遵循国防经济规律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建设规律,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地方要注重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自觉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要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制定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专项规划。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建立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立法。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和举措,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增强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的协调性,实现军队建设现代化。

 

收藏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