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返回顶部
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扶贫攻坚 >

“暖冬行动”蹲点帮扶记

发布时间:2017-12-11 09:0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数:

 

彝族年大假第一天,即20日清晨,我便与同事蔡莉英、周燕老师一起乘上前来接我们的车朝昭觉驶去。这是按照中共凉山州委《关于学习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展走基层暖冬行动的实施意见》(凉委发〔201722号)和凉山州脱贫指挥办公室关于印发《凉山州走基层暖冬行动蹲点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的通知(凉脱贫指挥办发〔201791号)以及中共凉山州委组织部印发《州级机关干部蹲点帮扶工作方案》的通知(凉组通〔2017184号)要求,到我校联系帮扶的昭觉县博洛乡甲阿史村和金曲地莫村蹲点帮扶。时间从1115日起至明年215日,三个月。学校安排了六批12个组,我们此行是第一批2个组,由副校长彭思登挂帅。具体时间安排:1115日至30日,半个月。我因第54期中青班19日结业而耽误了几天,因此结业典礼一结束,便立即踏上征途。

州委要求,干部蹲点帮扶,要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以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年度任务为目标,以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取向,引导全州广大干部发扬优良传统,与群众同吃、同劳动3个月(201711月初至2018年春节前)。强调,干部蹲点帮扶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组织广大干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深入村组农户,扎实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宣讲全覆盖、访贫问苦暖冬扶困全覆盖,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惠农惠民实事,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为决胜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显然,这是一场硬仗,任务不轻,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初冬的昭觉,公路两边已是白雪皑皑。开车的袁师傅车技不错,尽管有时路面很滑,但他驾驭得很好。地道西昌人的他,非常健谈,纯正的西昌话,经常让大家忍俊不禁。一路上大家情绪饱满,很是开心,除了蔡老师有点小晕车外,一切尚好。中午到了县城,我校驻甲阿史村第一书记海颖接到大家,带领我们去买了御寒的大衣后,简单吃了午饭,他便和袁师傅、周老师一起去给不通电的金曲地莫村买液化气。我和蔡老师到了菜市场,买了十多斤猪肉、白菜等蔬菜以及葱姜蒜等佐料。这是应先到同事的要求买的,村上条件极为艰苦,没有肉和蔬菜,每天只能吃土豆,我们尽力买些蔬菜上去改善一下伙食,让他们打打牙祭。

因为拉着液化气,为了安全起见,便先送周燕老师去金曲地莫村。村上正在修公路,到村活动室得两头接送。大家肩背手提,艰难地通过正在修建中的道路,把东西移交给前来迎接的周荣海和李凌浩两位先期驻村的同事。车调头送我和蔡老师去甲阿史村。这是一条乡村小路,汽车趟过两条河流,一路爬坡上坎,上颠下跳,到村活动室已快下午5点了。前期到达的三位小同事(均是8090后),手举小黑板早已等候在大门口。黑板上写着蹲点帮扶组名单:撒元琼、蔡莉英、程力岩、李健华、王希伟。想到接下来将要和孩子们朝夕相处决胜脱贫半个月,不知为什么,我的眼泪竟然流了出来。孩子们的脸上却始终洋溢着笑靥,一趟趟搬运着我们买来的物资。得知我腰痛,在蔡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他们热情地给我铺床装被。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忍着腰痛,坚持洗菜做饭。

为了让一周没能沾上荤腥的孩子们解解馋,我做了回锅肉、拌黄瓜和白菜汤。开饭时间晚了点,但他们吃得倍儿香,大口吃着,还忘不了不停称赞好吃。当我宣布今后的饭由我来给大家做时,孩子们欢呼雀跃,气氛热烈之至。实际上,从第二天开始,早饭都是三个孩子做的。由于严重缺水,大家决定每天吃两餐,早饭是煮面条外加一颗白菜,就着头天晚上的剩菜,解决吃面没油的问题。下午算是正餐,一荤一素一汤,多做点,剩下的第二天吃面代替臊子。蹲点的日子,我们天天如此,其乐无穷。

每天早饭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宣讲党的十九大

宣讲党的十九大,是我们蹲点帮扶的首要任务。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全党全国人民首要的政治任务。我们一行走到哪里便宣讲到哪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老百姓讲清楚共产党人建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从现在到2020年这3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坚决打好和防范化解社会重大风险,精准脱贫、精准扶贫,打好环保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的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引导村民增强对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信心。告诉大家党中央正举全国之力主打脱贫攻坚战,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不落下一户一人。希望乡亲们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不等、不靠、不怨,埋头苦干,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贫穷的状况,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纯朴的村民们对我们的宣讲都很支持、配合,听得也很认真,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和信心,宣讲起来更接地气。

记得在我们即将结束蹲点,下午就要返回西昌的那天中午,甲阿史村84户贫困户每户都派出代表,齐聚在村活动室,听我给他们宣讲十九大精神。博洛乡党委书记杜凯也从乡上赶来参加。杜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州委党校的领导、老师们从西昌大老远来到这里,帮助大家脱贫,大家一定要心怀感恩,感谢他们给我们精神和物质上的帮扶。他说,十九大召开后,老师们认真准备,耐耐心心给大家讲党的政策,要相信共产党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干实事、好事,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富强起来。为了让大家尽快过上好日子,州委党校的职工们省吃俭用给大家送钱、送油、送粮食、送被褥、送衣服,尽一切可能想方设法改善大家的条件,希望大家也要自强、自力,不能总是等靠要。杜书记要求大家要讲卫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平时勤洗手、洗脸、洗衣,不要总是给人一副脏兮兮的样子。当他说到这里时,大家都笑了起来,我注意到两个妇女看了看自己的双手,互相对视后将手藏了起来。有一个背小孩的妇女,低头拉拉自己的衣服,左右看看,脸上露出了难为情的笑容。看到这些,我没有一点嘲笑的意思,反而觉得非常欣慰,说明她们意识到了不好意思,感到害羞。杜书记的话起了作用,真正入了他们的心。这是一个可喜的开始,只要妇女们行动起来,整个家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带动全村人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进村入户搞调查

按照要求,依托《脱贫攻坚政策应知应会读本》《脱贫攻坚政策明白卡》等,深入贫困户家中宣传扶贫政策,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做好政策解释和思想工作,提高贫困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是此次蹲点的重要任务。通过多天的实地走访、调查比较,我们了解到甲阿史村共有194户人家、848人,辖3个村民小组,其中贫困户有84户,贫困人口416人,占49%。这些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大多数已经修建起了新房,大大改善了过去人蓄同室的状况,居住条件明显改善。走访中,到处可见新房和正在修建的房屋。贫困户告诉我们,政府给每户补贴3万元,其余的3万元左右自筹。大部分人家都是自己有存款一半,找亲戚朋友借一半,修建起了12×6米左右70多平方米的房屋。令我们欣慰的是,新房都有大大的窗户,采光条件较好,屋内比较亮堂。这些人家,都发自内心的说党和政府瓦吉瓦

调查中问到穿衣吃饭时,都说穿得暖吃得饱,一脸的满足。其实我们知道,他们所谓的吃得饱,主要是指有土豆、玉米吃。走访中,我们也发现,有些家庭生养六、七个小孩,最多的有生11个孩子的。因为孩子多,负担重,丈夫根本不可能外出打工,收入可想而知,贫穷也是意料之中。

深入群众同劳动

我们一行多次深入到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劳动。看见村民盖猪圈,主动帮助挖土、担土、盖土;帮助村民剥玉米;在圆根地里帮他们拔圆根、削圆根;帮他们提水、扫地;遇到村民修新房,主动去拌泥沙、撮泥土。更有甚者,我们居住的活动室院子里,一对小夫妻带着一个4个月大的女儿和老母亲,一家4口居住在一起。小伙子沙马是乡中心校的老师,妻子马贵英在一村一幼任教。24日,夫妻俩要到县城去参加教师培训。之前,马老师来找我,希望他们走后,请小同事们帮他家卖卖副食品。群众的困难理所当然要尽力解决,懂事的三个孩子也一口应允。没想到的是,买东西的村民络绎不绝,从下午一直忙到晚上,孩子们是随时来人随时到位,即便是正在吃饭,来人了,立即放下碗筷去取物品、收钱,仅第一天晚上结账,竟然卖了300多元。第三天,小两口回来后,账目完全吻合,他们非常感激,不住夸孩子们认真。

彝风彝俗过新年

彝族同胞的节日很多,一年四季除了传统的火把节、牧羊节、选美节等节日外,最盛大的节日就是被誉为嘴巴的节日的彝历新年,俗称彝族年。彝族年是彝族人民的传统佳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从古到今,彝族对过年十分重视,也很热闹。今年昭觉彝族年的时间确定为1121日到23日,幸运的是被我们赶上了。

彝族年,彝语称为库史为年,为新,意思是新年,是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相传,远古的时候,一个叫俄补柯沙的彝人,发现人们生活的时间前无边,后无界,冬去春来,四季更替不断,但总是无始无终,他觉得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日子总应该有个开头和结尾,人们活在这个世上应尊重年月的去向,并且应该珍惜宝贵的时间,于是确定了一个要送走当年年末的日子,这就是库史。彝族都以太阳(十月)历计算,每年快到年底的11月至12月之间选一好日子定为库史(送年)。彝族年就这样一代又一代,代代相传承。

彝家过年要过三天,第一天叫库施、第二天是多博、第三天为博基库施那天主要就是祭祀,杀猪、献祭、吃年饭等,每个仪式程序都有极其严格的规定。现在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在第一天杀年猪,一般由年轻的男子负责,从村寨里最年长或辈分最高的家里开始捉杀,村里的五保户、寡妇等这时也享受长辈的待遇,而辈分最低、最年轻力壮的青年则往往排到末尾。轮到沙马家杀猪时,来了五、六个年轻人。主人告诉我们,杀猪前,要斟满两杯酒献祭祖先,意在告诉祖先过年了。杀猪时要让猪叫出声来,意在吓走不幸霉运、妖魔鬼怪等,猪叫声越洪亮、越震耳,就越吉利。剖猪也极其讲究,先解口子肉,然后从蹄部、头部等顺序开始。猪剖开后,先取出胆、脾占卜吉凶,然后将肝、脾及最好的肉放在火塘中烧熟,献祭给祖宗们先尝年味

多博其实就是玩年,主要有喝串门酒、看过年肉、唱过年歌等。一些地方还要开展赛马、摔跤、斗牛、斗羊、赛猪膘肉、弹唱月琴等文娱活动。

博基意为送祖,一般是在鸡鸣时分,做好薄荞饼和炸豆腐,将煮好的猪心、肝等祭献品盛于餐具中,在火塘上转三圈后献给祖先,意在让祖先在路上食用。在送祖过程中,主人家还要念诵祝词,祈求祖先赐福子孙,让后人福寿安康,丰衣足食,六畜兴旺,来年丰收等。

彝人们习惯把附近兄弟民族的朋友请来,尊为上宾,热情招待。今年,我真正感受到了彝人的热情好客。由于彝族过年,不便开展工作,下午我准备四处走走看看,路过一户人家,出来了一位阿普,看见我时,热情邀请我去他家过年,我边说库史木沙,边拱手致谢。当我又走了一程后,迎面碰上一位阿妈,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话请我到我家去过年。甚是感动的我,只能不停地说卡莎莎

彝族年的内涵源远流长,冗长的历史形成了众多风俗习惯,祭祖、堆柴垛、守岁、掸尘、串酒乐等,其乐融融。在彝族年接近尾声的时候,我见识了他们的拜年活动,这是彝族年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彝语叫纠姑,它也是彝年中的最后一项活动。过年期间,不分种族、主客,各家各户都要外出向亲友、长辈拜年。村寨间人来人往,只见山间小路上赶马的、背背篓的、提竹篮的、挎口袋的人络绎不绝。年幼的到长辈家拜年,弟妹到兄姐家拜年。沙马家出嫁的妹妹带着妹夫回家拜年,背篼里装着最好的猪肉,全家人脸上喜气洋洋。其情其景令我难忘。虽然过年的时间只有3天,但在拜年的你来我往中,整个农历十月成为彝族村落中最为热闹的时间。

据说彝族年期间,无论你是本地人还是外乡人,只要你走进热情好客的彝家,你就成了上等宾客,迎接你的是一张张热情的笑脸、一碗碗香醇的美酒、一盆盆风味独特的砣砣肉,还有鲜香的辣子鸡、清香的连渣菜、可口的彝家冻肉和绿色食品荞面粑。由于我们有生活纪律的规定,不接受杀猪宰羊接待,否则我一定会去亲身感受一番。

半个月的蹲点扶贫,在每天充实而有规律的日子里悄悄逝去。除了工作,静下心来我也思考了很多。全国两会时,州委书记林书成立下军令状:“2019年脱贫!掷地有声,但任务是何其艰巨,就以目前我们蹲点的甲阿史村来说,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路不通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真理!这里最大的困难是没有公路,一条土路,从去昭觉县城大路边的岔路口进来,途经乡政府,再过甲阿史村,一直蜿蜒到瓦屋村,这是百姓们出行的唯一一条通道。路面凹凸不平,乱石嶙峋,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即使是送我们到甲阿史村的越野车也是走走停停,一路颠簸。每月逢六的赶场日,村民们要到乡政府赶场都是走路,有的卖几只鸡或小猪,买点生活必需品,几乎都是靠人背去背回,往返一趟很是不易。其实,从村活动室到乡政府不过4.5公里的路程,然而徒手走路下来需要50多分钟,若是返回至少要花1个多小时。正因为如此,老百姓种养的经济作物根本无法运到集市出售,而自己所需的物品也很难搬回家,结果导致商品流通渠道不畅,当然也就只能是将将就就过日子。

用水困难

我蹲点的甲阿史村海拔2450米,处于半山腰,往山上走,还有一个叫瓦屋村的,海拔2900多米。村子里严重缺水,一根水管从山顶顺山往下接,这就是两村村民必需的饮用水源。从山顶流到半山腰的甲阿史村,水流得小,有时甚至无水,先期到达的同事,就吃了两天路边渗出的浑水。我们用水要到很远的施工工地上去提,而且全是上坡,累得半死。同事们每天早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提桶接水,有时由于水太小,接水花费了很长的时间。由于我腰痛,同事们都很关照我,从不让我去提水。一次我终于逮住机会提了一小段路,便脚步蹒跚,气喘吁吁。由于严重缺水,我们用水都相当节约,洗脸的水只能没过手背,洗完脸的水用来洗脚,洗脚水存储在桶中用来冲厕所。平时在家养成了三天洗头、洗澡的习惯,蹲点的日子里,一直不舍得用水洗头。蹲点不过半个月,再大的困难我们都可以克服,可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的村民该怎么办。健康文明的新生活,何时才能体现在他们身上。曾记得卢校长在会上号召大家教百姓们洗脸、洗脚,说实话,每家都有那么一大家子人,需要多少水才够洗呀。其实,村活动室门口有条河,河水清亮亮的,但落差太大,危险性太高,根本到不了河底,自然也就无法把水取上来。政府能否责成有关部门做个规划,把水从河底引上来,我想办法应该比困难多。若要让村民们讲究卫生,改善用水条件就显得尤为重要,解决了饮用水问题,健康文明的新生活也许就会快些实现。否则,便只能是一厢情愿。

气候寒冷

山区的气候自然要冷很多,尽管我们早有准备穿上了棉衣,但似乎还是抵御不住严寒。初冬的昭觉早已是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屋檐上总是堆积着白雪。当我们早上起床做饭时,房顶的积雪便开始融化,顺着屋檐滴滴答答往下淌水。由于气候寒冷,村民们开垦的土地只能种些耐寒植物,如燕麦、荞麦、玉米和土豆之类,主食自然也就是这些。这个季节,举目四望,田里种的全是圆根萝卜。据说这种食物消食,每天都食它,就无需减肥了,难怪住在这里我从未看见过胖子。

寒冷的气候,导致村民们无法劳作,或者说地里根本种不出庄稼。遇到下雨、下雪,就只有待在家中烤火。一天,当我们冒雪走访村民时,在路上遇到一个12岁的小姑娘,瘦削的肩上扛着一捆从山上捡来的柴禾,这么冷的天,她居然穿着雨鞋。看见我们,她欢喜得不得了,灿烂的笑容一直写在脸上,用普通话回答着我们的问话。小小年纪竟要在雨雪天上山拾柴,更何况还是在欢度新年之际,我们每个人都搜遍衣兜,把能吃的全都给了她,以此慰藉我们疼痛的心。

村子里下午6点多天就黑了,看不见丁点亮光。有时我们猜测,此时的村民们在干什么,烤火吧,哪有那么多柴火;睡觉吧,似乎早了点。有时我们甚至开玩笑说,冷飕飕的夜晚,不钻被子又能干嘛?怪不得每家生那么多孩子,原来答案在此。村子里的夜晚死一般寂静,没有人声,奇怪的是居然没有狗吠。黑黢黢、冷冰冰的晚上,连上厕所都让人感到浑身颤栗、毛骨悚然。

居住分散

村民们的住房零星分散,东一家西一户,星星点点。如果说过去的旧房子是这样还情有可原,可新修的或目前正在修建的也是如此,让我们有些意外。说是易地搬迁修建彝家新寨,却毫无规划可言,和我们心目中的寨子大相径庭。既然政府补贴,就应该统一安置,才有利于管理。即使家家都住上新房,可还是各自为阵,仍然摆脱不了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耕地基本靠牛,照明基本靠油,穿衣基本靠织,吃饭基本靠党,恋爱基本靠想的局面。即便是公路修好了,可很多人家远离公路,出行还是不便。诸多问题解决起来难度仍然很大,比如通水、通电将会因没有统一规划而导致搁浅。三通不解决,那又如何能脱贫?

显然,要想在2019年脱贫,的确是任重而道远。

 撰稿:撒元琼

审稿:王海燕

收藏 打印文章